禁止在建筑施工中使用海砂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快速发展,建设用砂量不断增大,加之天然河沙资源紧缺,海砂成为替代砂源之一。由于利润较高,违法开采并使用未经充分净化的海砂用于建筑行业,导致大幅度降低混凝土质量,已发生诸多住房安全事故,给百姓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重大隐患。
12月6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了《禁止在建筑施工中使用海砂的建议》,文件中建议:
当前建筑施工领域和砂石市场中的海砂乱象危害极大,建设用砂是关系混凝土质量和耐久性的基础建筑材料,严厉打击海砂违法开采、运输、使用问题已刻不容缓!
1.严格对工程用砂的要求和监管,彻底禁止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中使用海砂,切断相关利益链条;
2.加强对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现场搅拌混凝土等生产企业在质量自控、原材料进货、使用及出场的监督检测和建设、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相关单位的全过程监管;
3.大力宣传、推广使用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机制砂成为建设用砂的主力砂源。
一、违法违规使用海砂带来的危害巨大
1.严重影响工程建设质量:海砂因含大量氯离子而诱发钢筋锈蚀,进而影响混凝土耐久性,最终使建筑物结构力学下降,出现局部或整体突然垮塌。即使进行淡化处理,也必须采用繁杂的复合措施来保护钢筋。但实际上不少混凝土公司为节约成本,往往连海砂淡化也省掉。此外氯盐结晶膨胀会加速混凝土碳化、贝壳含量高会使混凝土多项性能下降。违规海砂用于钢混结构短期难以看到危害,隐蔽性强,有的在近十年才逐渐显现,一旦显现对建筑安全造成不可挽回的危害。
2.严重危害海洋生态环境:违规开采海砂会破坏海洋生物群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破坏海底生态。在近海大规模开采海砂还可能引起近海地质环境改变,甚至引起局部陆架地质灾害。另外有的海砂中含大量稀有金属元素,具备冶金价值,用做建筑用砂是极大浪费资源,海砂开采因由国家相关部门详细勘探并规划使用。
3.海砂淡化对环境的污染:海砂淡化过程也将造成环境污染,对海砂进行冲洗或浸泡,不仅要消耗大量的淡水资源,且高浓度含盐废水直排河道对局部水域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
二、机制砂迎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缓解“用砂荒”
近年来广东省砂石行业在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已探索并积累出了一些经验和模式,其中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大型化、超大型化机制砂石企业不断增加,并着手建设高质量的绿色砂石骨料生产线,不断提高机制砂生产标准,让产品质量符合行业标准要求。
为进一步应对广东省砂石供应紧张局面,促进资源集约化利用,打造优质高效的砂石供应体系,2021年发布了《广东省促进砂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各地要按照全省年产建筑碎石类建筑石料3亿立方米(实方)的总产能要求,用足用好采石场指标,确保在2022年底前达标达产。重点建设若干储量规模1亿立方米以上的特大型建筑石料生产基地。鼓励将采石场与机制砂石项目统一规划布局,鼓励新设采石场同步配套20%以上的机制砂产能,鼓励现有采石场增设机制砂生产线。
随着规划和建设中的大型、超大型砂石矿山生产线的陆续投产,广东省砂石供应紧张问题将从根本上得到缓解,优质砂石的价格料将回归更趋合理的水平,可满足下游工程建设市场的需求。砂石矿山也将不断朝着服务期限长、产量规模大、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编辑:余丹丹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