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东雨:二十年匠心守护,天山材料质量先锋的动人篇章

天山之窗 · 2024-06-13 15:18

一人一侧记
一篇一世界
在天山材料的舞台之上
每一个天山材料人都可能创造

令人动容的事迹
让我们打开一扇窗
找寻他们的足迹
挖掘榜样的力量

蒋东雨,中共党员,现任滁州中联水泥有限公司首席质量官、主任工程师、化验室主任,曾获滁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天山材料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水泥质量控制技术论坛二、三等奖。

自2004年踏入水泥厂的大门,蒋东雨便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工作之中。二十载坚守与奋斗,让他从一名从普通质量控制工逐渐成长为质量管理的“行家里手”。他撰写的多篇论文在《中国水泥》、《工程建设标准化》等专业期刊上发表,主持的研究课题先后荣获中国建材集团技术革新技艺工法类的多个奖项。

恪尽职守,担当诠释初心使命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是蒋东雨的座右铭,做好质量工作是他的行动指南。无论在哪个岗位,研究什么样的课题,他始终秉持做好质量工作的初心,兢兢业业、锐意进取,用高度的担当与作为诠释企业质量管理负责人的责任。他常年坚守在企业质量研究和技术攻关第一线,经常加班加点、忘我工作,带动生产部门形成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2024年,公司接单生产高铁用特种水泥,但此前公司从未研制过特种水泥。为了在规定期限内生产出满足要求的特种水泥,蒋东雨迎难而上、主动请缨,带领团队从矿山源头抓起,通过精选优质原燃材料,优化熟料配料方案,调整磨机工艺操作参数,添加外加剂产品,成功生产出优质且符合施工标准特种水泥,得到区域公司、终端用户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认可。

精益求精,创新驱动提质增效



蒋东雨深谙水泥生产工艺,对提升水泥产品质量的追求从未放松。他通过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为企业建立了一系列质量控制体系,优化了质量管理模式。他创建的重金属常规检测方法,填补了无机非金属材料日常检测的空白;他利用显微镜成像技术观察物料岩相结构,实现了材料掺杂物质的快速鉴别。他还联合高校对新型替代材料进行创新性实验研究,成功开发了新型环保水泥,由其主导的《基于生料配料与煅烧替代燃料适配技术的研究开发》已获得国家授予的发明专利。

多年来,他带领团队深耕创新研发,在项目管理、技术改造、质量攻关等领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助力企业创造了良好效益。2018年他参与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污泥项目,每年能为公司增收150万元;2019年主持矿山废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实现了“分类创造效益”的预期目标;2020年开展了替代原料应用项目,有效解决了水溶性六价铬超标的技术难题;2021年实施替代燃料应用项目,实现吨熟料烧成标准煤耗下降5kg的目标;2022年开展降低水泥制造成本技术攻关,成功将熟料28天抗压强度提升至59Mpa以上。

审时度势,数智加速转型升级



面对新时期下的质量管理新要求,蒋东雨采取了一系列前瞻性的措施来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并大力倡导将大数据和智能化技术应用在质量管理中。在取得标准化化验室甲级资质的基础上,他又把目光放到了智能化实验室转型升级建设上。

为了推动智能化检测技术在实验室中应用,他借助先进的在线检测工具实施配料,对发现问题及时纠偏,提高了预见性,极大提高过程控制合格率,实现匀质化生产。同时他还在企业建立了自动化样品输送和电子数据管理体系,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失误,提高了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安全性。目前,他带领的化验室团队正由传统的人工检验向数字化、智能化检验转型。

以人为本,内外联动为企育才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蒋东雨以“传帮带”机制为切入点,多方位为企业培育青年技术人才。对内,他积极推荐员工参加各类检验技能大比武活动,以活动为平台发掘技术能手,鼓励他们通过成人函授考试等提升学历。到目前为止,他为企业培养了3名高级技师、数名主管,并带动十余名员工将学历提升至大专及以上。对外,他亲自带领青年骨干参与行业学习交流,做好与水泥产业的上下游行业沟通,深入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趋势,帮助他们拓展视野、增长见识、提升能力。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蒋东雨将继续秉持初心使命,坚持先学一步,先思一步,先干一步,保持严谨的态度与创新热情,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当好“质量先锋官”,用实干实绩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

 

原标题:榜样的力量丨滁州中联蒋东雨:坚守初心二十载 当好质量先锋官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混凝土网立场。联系电话:0571-85871513,邮箱:news@ccement.com。

阅读榜

2025-05-04 02: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