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中国水泥产业峰会暨TOP100颁奖典礼技术专场”盛大召开

中国水泥网信息中心 · 2025-03-13 17:37

3月13日,由中国水泥网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水泥产业峰会暨TOP100颁奖典礼 技术专场”在浙江杭州举行。

OCC 主席 马维平

中铁物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金亮

新疆建材行业协会原会长 吕志坚

亚洲水泥 (中国) 控股公司执行长 张振崑

广西鱼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雷震彬

河南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会长 王爱贞

天瑞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丁基峰

山东山水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冯存伟

山东省水泥行业协会秘书长 尹群豪

上海水泥协会执行会长 匡鸿

山西省建材工业协会高级顾问 赵志杰

上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倪叙章

亚泰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赵凤利

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公司总经理 章魁峰

东方希望重庆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 侯健

福建龙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许柏强

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隋同波

西藏自治区建材工业协会会长 赵云鹏

国检集团认证评价中心总经理 闫浩春

柳州市朗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卢世昌

中国水泥网董事长 邵俊等来自行业、协会、水泥及上下游企业的领导嘉宾代表参加了本此会议,共同探讨和应对行业面临的困境,携手开创行业新篇章!

OCC主席马维平致辞。马维平指出,当前,国内水泥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如山,行业运行艰难,市场环境持续低迷,每一步前行都充满艰辛。保持技术创新与进步,是突破困境的关键所在。技术升级,是水泥产业转型、重焕生机的核心动力。

马维平表示,技术创新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持续推动技术进步,资金是坚实的基础!行业若没有合理利润,企业缺乏合理收益,便难以投入充足资金用于研发,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也将成为无本之木。因此,我们需共同努力,优化产业生态,提升行业效益,为技术创新筑牢根基。

中国水泥网董事长邵俊致辞。邵俊指出,当下,国内水泥产业正置身于险峻的行业转型深水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如千钧重负,行业前行的步伐愈发沉重,面对行业内外错综复杂的局势与难以预估的风险,我们必须冷静以对,从容不迫。

邵俊表示,技术创新与进步,无疑是水泥行业破局突围的不二法宝。回顾行业发展历程,从传统生产工艺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从高能耗、高排放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技术进步为行业开辟了一条通往未来的光明大道。

中材国际 副总裁、教授级高工隋同波作《水泥工业绿色低碳技术路径和展望》主题报告。隋同波指出,水泥行业实现净零排放,任重道远,挑战与机遇并存。展望未来,中国水泥工业发展趋势包括: 绿色、高端、智能、低碳/净零排放;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PC仍将是主导胶凝材料;期待创新——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其中,低碳/零碳/负碳水泥、固碳水泥……;氢能煅烧、流化床煅烧、全氧燃烧、全电煅烧、电化学制备 ……;混凝土产业链提升——如:UHPC,结构功能智能化砼、……

国检集团认证评价中心总经理闫浩春作《数字化碳管理平台赋能水泥企业对接全国碳市场》主题报告。闫浩春介绍了天山材料水泥碳管理数字化平台以保障企业数据精准合规、优化企业业务管理流程、实现企业碳排资产升值为锚点建设。

对内,提高数据整合与分析能力,通过碳管理数字化平台实现全面高效的数据采集与共享;优化能耗与排放管理,利用智能算法优化能源分配,减少浪费,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和碳排放;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企业可以通过对生产数据的深度挖掘,优化原料配比,提高生产效率。

对外,增强市场竞争力,碳管理数字化平台可帮助水泥企业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拓展碳交易业务,碳管理数字化平台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碳资产管理体系,实现碳资产的可视化登记、交易与管理,增加碳资产的利润;促进合作与共赢,通过共享碳排放数据和管理经验,进各方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合作。

国家特聘专家湖南大学首席教授史才军作《水泥行业碳排放的矿化利用》主题报告。史才军从背景、CO2矿化胶凝材料发展历程、水泥窑尾气CO2矿化制备低/负碳建筑材料和制品、结语与展望四个方面介绍了水泥行业碳排放的矿化利用。

史才军指出,碳矿化制备低/负碳建筑材料和制品涉及到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精细调控可以显著改进性能。碳的捕集和储存需要相当的费用,直接利用尾气进行碳矿化是最经济有效的碳利用途径。碳矿化制品的耐久性和结构性能需要研究以扩大其应用。

朗杰智能董事长卢世昌作《自带设备承接水泥企业装车劳务》主题报告。卢世昌介绍了朗杰智能的发展,自2016年开始,朗杰智能已投入3000多万元致力于袋装物料智能装车系统的研发。历经多年不懈努力,终于攻克了国内外众多同类产品的不足和缺陷,并结合国情需求,研发出袋装物料智能装车系统,实现的功能有单包水泥自动装车、软托盘吨袋自动装车、硬托盘自动装车、散装水泥自动装车。

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水泥、化肥、饲料、粮食等行业,能有效地解决水泥等袋装物料企业所面临的装车现场粉尘大、易发生职业病、环保管理压力大、人工装车劳动强度大、招工难、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

仕净科技副总经理陆寿江作《碳捕集技术应用介绍及优势分享》主题报告。陆寿江介绍了仕净科技技术及产品应用前景。

捕集CO₂,项目在处理钢渣的同时捕集烟气中的CO₂,目前国内外尚无类似技术,相比其他CO₂技术,捕集、利用、封存,一体化。

高效复合掺合料,用于制备水泥,替代混合材,减少熟料用量,提高水泥性能,降低水泥生产成本;用于制备混凝土,减少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性能,降低混凝土的生产成本。

无熟料水泥替代,用于替代32.5水泥及其他标号水泥。

定制胶凝材料,应用于商品混凝土预制品、管桩建材、矿井填充料、干混砂浆、砌筑水泥、路基水泥等领域,提高产品性能,降低产品成本。

东方测控水泥行业高级项目经理毕贵先作《东方测控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助力水泥企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报告。毕贵先介绍,DeepSeek一经推出就在全球掀起热潮,东方测控一直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应用。为更好服务矿山企业的智能化转型,东方测控对DeepSeek-R1模型开展了大模型微调和蒸馏技术研究,并与公司智能矿山大模型相结合,使之适用于智能矿山赛道,从而更高效地推动矿山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安徽中凯技术总监周剑作《水泥货物流向智能管控平台介绍》主题报告。周剑介绍,水泥货物流向智能管控系统解决方案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建立车辆货物一体化服务系统,实现企业、经销商、货物、物流企业运输过程统一化管理。系统全场景智能化管控,能够自动识别异常事件,及时预警提醒,有效规避在途窜货、偷货、换货等安全隐患问题,提高企业管理效率,降本增效,助力企业提升市场份额,增强品牌影响力。

浙江志高副总经理叶幼岚作《志高机械助力水泥行业新发展》主题报告。叶幼岚介绍,随着水泥行业的发展以及对矿山开采效率和环保要求的提升,国家对绿色矿山建设要求的不断提高,促使凿岩钻孔作业向更安全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

在水泥矿山开采领域,一体式钻机成为露天钻机市场的发展方向,由于高端市场行业集中度较高,国外品牌进入市场较早,占据了市场的主要份额。早在2009年为响应国家“国产替代进口”的号召,志高公司就投入到国产钻机替代进口钻机的行列中,志高机械在2024年实现逆势增长。

中建材信云智联事业部总监杜斌作《基于大数据模型应用的水泥质量优化控制解决方案》主题报告。杜斌指出,信云智联按照“行业现状评价——行业发展特点——政策规化引导——数字技术应用”,探索水泥行业数转智改的突破方向,实现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信云智联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提升数据质量,优化业务流程,AI赋能业务场景,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AI,推进水泥工厂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

远致环保重庆分公司副总陈旺珠作《水泥行业超低排放高温低尘SCR尘硝一体化解决方案》主题报告。陈旺珠介绍,福建远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成立“远致-武汉理工节能环保技术研究中心”,通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在消化吸收欧美水泥SCR脱硝技术基础上,结合自身在高温过滤上的专利技术以及在其它行业SCR脱硝的丰富经验,领先开发出适宜水泥工况特点的高温低尘SCR尘硝一体化技术。

广东新巨能总经理马博作《重构零碳竞争力——水泥企业储能运营实战》主题报告。马博指出,“保供应 保安全 促消纳”是贯穿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核心问题,储能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马博介绍,新巨能是三峡水利集团成员企业,国内领先的一站式数智化储能运营商,聚焦“售电+储能”双轮驱动,具备工商业储能投、建、运的全链路能力,深耕水泥等高耗能行业的储能解决方案,助力众多水泥园区打造“绿色工厂”。

德国史密斯菲斯特中国区销售经理陈伟祥作《如何最大限度提高替代燃料和生化燃料的替代》主题报告。陈伟祥指出,全球水泥工业领域都严格要求降低碳排放,替代燃料预计短期内将会从高热值的RDF替换秤生物质燃料以满足降低碳排放要求,无论使用RDF或生物质替代燃料,菲斯特的高灵活性替代燃料转子秤将能够适应这个切换和转变,不需要做任何的系统或设备改造。

陈伟祥介绍, FLSmidth Pfister 至1996年至今,已经累积多年实际的计量喂料经验,FLSmidth Cement 系统和设备能够协助优化窑烧成系统。

布鲁克自动化应用工程师唐红杰作《X射线分析整体解决方案助力水泥企业降本增效》主题报告。唐红杰分析了X射线分析技术、X射线分析技术在水泥生产中的应用、水泥智能化实验室分析解决方案及新国标下X射线分析技术的机遇。

唐红杰介绍布鲁克水泥XRD+XRF全套解决方案包括:分析仪器D8 Endeavor & S8 Tiger II、D6 Phaser & D6 JAGUAR;配套软件TOPAS BBQ, Rietveld 分析,CEMENT/GEO QUANT;应用支持包含水泥生产过程中的所有矿物和元素分析,熟料多种矿物多晶型以及混合材,多种水泥中结晶体和玻璃体相分析;自动化对接与服务传送带的自动化接口 ,AXSCOM自动化软件界面。

郑州利孚总经理李祥作《钛铝、微晶陶瓷材料在水泥窑关键部位的应用》主题报告。李祥介绍了钛铝陶瓷复合材料的应用、微晶陶瓷材料的应用及纳米绝热材料。李祥提出,郑州利孚的新材料为水泥企业提供更高价值的解决方案。

中才邦业高级算法工程师赖德发作《水泥场景AI小模型+大模型 双模型融合应用案例实践和思考》主题报告。赖德发指出,工业AI的真正破局点,在于将行业知识资产、数据资产与强推理AI技术深度融合,构建“可解释、可控制、可进化”的智能系统。DeepSeek推理大模型的出现,为这一路径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大模型技术在未来将继续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推动水泥行业的创新和升级。

水泥企业应积极参与行业技术生态构建,与上下游企业,技术供应商,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通过共享资源和技术成果,加速大模型和RAG技术应用推广,共同应对行业面临的挑战。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实现水泥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保持技术领先地位,提高市场竞争力。

金隅通达耐火鄢俊杰产品经理作《水泥窑节能减排新技术》主题报告。鄢俊杰介绍,在双碳背景下,水泥行业面临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实现水泥生产的绿色低碳节能是水泥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这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低导热莫来石砖和特种莫来石砖性能优良,市场前景广阔。低导热莫来石砖在水泥窑使用效果,以5000t/d水泥窑为例,使用区域为40m-70m,代替硅莫砖筒体温度从330℃降低280℃计算,吨熟料煤耗可以降低0.645Kg,按照设计产能150万吨可节煤967.5吨,按照目前煤炭价格800元/吨计算可节约成本约77万元。

武汉蓝海燕总经理周燕权作《0-1+免费》主题报告。周燕权介绍,武汉蓝海燕智能装车设备有限公司创立于2013年,是一家双创型的公司。集研发、制造于一体的综合性创新高新技术企业。

智能装车机设备由武汉蓝海燕智能装车设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集机、电、视觉+AI于一体,能将袋装产品自动装载到各种规格的车辆上,可完全替代人工装车。并能与企业ERP管理系统对接,实现销售、装车环节的无人化和无纸化。

杭州富阳恒通总经理王永良作《工业阀门优化解决方案》主题报告。王永良介绍了工业专用特殊阀,耐高温软密封零泄漏气路管道大口径电/气动蝶 阀替代电/气动百叶阀,密封好,蝶板和轴伸缩空间足够,受高温不变形,耐高温陶瓷纤维盘根防冲刷阀座,阀座密封面带空气炮或压缩空气吹扫装置,确保在蝶板关闭前密封面清洁。

斯瑞德环保市场营销总监范胜强作《高品质水泥窑替代燃料RDF/SRF制备技术》主题报告。范胜强介绍,斯瑞德将废弃物转为能源。斯瑞德harden装备制备替代燃累计产量>5000万吨。范胜强分享了水泥窑替代燃料制备经验:

替代燃料来源:工商业垃圾、装修垃圾、生活垃圾、废油、有机溶剂等。

燃料品质:分解炉>3300Kcal/kg(尺寸:50mm),窑头4500Kcal/kg(尺寸:<30mm)。

配备配伍和入窑系统,确保热值均匀、尺寸均匀、输送稳定、准确计量。

采用窑头+分解炉+烟气室+三次风管多点投喂的形式,轻松将TSR替代率提高至60%。

引入旁路放风工艺,降低有害元素影响。

无锡锦华总经理苏韬作《辊压机立磨智能数字化耐磨堆焊》主题报告。苏韬介绍,无锡锦华研发了一款JH-1280数字化堆焊工作站,可以通过远程端来监控调整现场各种焊接参数,例如:焊接电流焊接电压棍子转速以及跳格移位距离等各种参数,现场操作人员就不需要专业的人员从而大大的降低人工成本。这款堆焊工作站接入了互联网,领导也可以通过远程端的手机APP和电脑软件监控设备运行情况,还可以记录存储堆焊现场各种焊接参数和运行数据,万一堆焊过程中有质量问题可以调用数据进行分析。

瑞隆重工总经理李士强作《零电耗增产——再造旧生产线降本增效》主题报告。李士强介绍,枣庄市瑞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矿山设备研发、制造、销售和运维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李士强指出,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协同,鱼与熊掌可以兼得。水泥企业节能降耗改造不只是一次改造,而是构建零碳排、高效益的可持续生产体系。

郑州真金耐火技术副总付鸿正作《国产耐材在日产万吨窑关键部位长寿命的应用突破》主题报告。付鸿正分析大型水泥回转窑耐火材料损毁的主要原因包括高温下的化学侵蚀、热应力机械应力及磨损。万吨大窑烧成带对耐火砖的性能需求包括优异的抗硫氯碱盐渗透和抗侵蚀性能、良好的窑皮粘挂性能、优异的抗机械应力、热应力性能。

万吨大窑烧成带用高档镁铁尖晶石砖,氧化镁熔点达2800℃,抗碱性渣和熟料侵蚀渗透性能优越。98%以上含量的镁砂,晶体间的硅酸盐相呈孤岛分布,因此抗侵蚀渗透能力最好。

山东盛瑞达技术总监季学超作《管控治一体化平台-助力水泥企业超低排放验收》主题报告。季学超介绍了管控治一体化平台,该平台能够实现监控监测数据一图通览,颗粒物超标联动调控治理设备,生产治理设施监测监控运行曲线同屏展示,数据超标报警并实现闭环处置,智能分析数据生成定制报表,助力企业超低验收公示。

南京凯盛开能部长孙政军作《新型高效再热水泥余热发电技术应用及案例分享》主题报告。孙政军分析,水泥行业已经全面进入了“运营为王”的新时代。为了更好地利用低温余热资源,提升吨熟料发电量,提升企业效益,凯盛开能推出了‘高效再热技术’,并在多个项目上实施投产,效果显著。

明日,还将召开“第十四届中国水泥产业峰会暨TOP100颁奖典礼主论坛”,敬请期待!

编辑:戴冬虞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凡注明来源混凝土网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联系电话:0571-85871513,邮箱:news@ccement.com。

阅读榜

2025-04-26 16: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