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海南商混行业发展及机遇分析报告
一、介绍
海南是全国海域面积最大的省,位于我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隔北部湾与越南相对,东面和南面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为邻,全省陆地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
海南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GDP构成比重走势从1978年起处于互相背离状态,目前海南省的主要产业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而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占主导地位,近15年除了2016年,批发和零售业GDP构成比重在19-24.60%之间;其次是房地产业,GDP构成比重从2008年起,超过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的GDP构成比重,位居海南第三产业的第二位置,可见房地产业在海南GDP构成中的重要地位,也显示着海南省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批发和零售业和房地产业拉动。
图1:1978-2019年海南GDP增速及各产业占GDP比重 图2:2004-2018年海南第三产业GDP构成比重(%)
数据来源:统计局、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二、海南商混发展及现状
2.1、需求端:基建放缓和房地产降温 商混需求回落
海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走势先扬后抑,从2010年海南的战略定位转向打造国际型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此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2011年触底回升,增速由负转正,到2013年增至最高点(95.72%),随后投资增速大幅放缓,2017年投资增速放缓至4.06%。此外,海南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2014年起反弹回升,到2016年增速达到最高(65.31%),随后,到2017年投资增速放缓至18.33%。
房地产投资转冷,2010年起,海南一直注重房地产风险防控,近三年尤其严格,2017年4月海南省加强房地产调控,此后一直发布多项严格政策,如限购、停发房产证、严控楼市防治哄抬房价等,海南房地产投资增速从2010年的最高位的62.50%一路放缓到2017年的14.90%。2018年投资增速开始负增长。同时,海南的房地产施工面积增速也从2011年高速转向2016年的中低速发展,最后在2019年出现负增长。
综上所述,由于近十年海南基建投资增速逐渐放缓,以及房地产投资降温,使得商混需求增势乏力。2011年起,海南商混产量增速也从高增速(58.45%)大幅放缓,近两年增速维持负增长,2019年海南商混产量降幅扩大到10%。
海南商混需求量方面,2013 -2019年海南商混需求在2000万方上波动,其中2014年和2017年商混需求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中达到最高,分别为2275万方和2390万方。2017年后因房地产政策趋严,海南商混需求开始逐年减少,2019年海南商混需求量达到1980万方,低于2000万方,需求回落。
图3:2011-2017年基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图4:2011-2019年商混及地产施工面积增速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2.2供应端:海南商混行业产能过剩
在2013-2019年期间,海南市场商混需求基本在2000万方左右。截止2019年,通过水泥大数据研究院不完全统计,目前海南拥有约109家混凝土公司,海南商混行业平均产能在60万,则海南商混产能规模大约在6540万方,那么对应的商混产能利用率在30.58%,数据显示着海南现有的企业商混产能完全能满足市场所需,并且存在过剩的情况,尤其是近年来房地产低迷背景下。
三、海南商混行业市场分布及竞争格局
地级市商混集中度最高。海南省现有4个地级市、5个县级市、4个县、6个自治县。根据水泥大数据研究院不完全统计,目前海南各市县所在的商混搅拌站(包括资质和临建等)合计为134家。其中,海口市、儋州市和三亚市的搅拌站布局最多,占企业总量比重分别为19.40%、15.67%和14.93%。文昌市、澄迈县和陵水黎族自治县比重在5.9-7.46%之间。其余在0.7-4.48%之间。
图5:海南各市县搅拌站占全国总量比重(%)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前十家(有并列企业,算上并列总计24家)商混产能集中度在66.74%,集中度高意味着海南商混行业趋向于规模型发展。龙头企业显现,其中海南瑞泽市场份额最高,商混产能占全省比重是最高的,在13.30%,第二档是华润水泥投资有限公司,海南华盛水泥控股有限公司和海南定安广达混凝土有限公司,商混产能比重在4.59%。
表1:海南主要企业商混产能及占全省比重排名(部分公司不方便透露数据,故未纳入)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环评、官网简介,年报
四、海南商混行业发展机遇
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贸易自由便利和投资自由便利为重点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可见海南作为我国第一个自贸港,意义深远。另外,2018年,海南出台《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到2025年,实现“百万人才进海南”目标,届时海南随着人才、“自由港”建设等计划逐步落地了,未来前景可期。
(1)海南房地产降温,但基建积极建设助力商混需求回升
海南基建建设这块仍可期。今后海南将从依赖房地产产业向高端产业和服务业等产业方向转型。数据显示,2019年海南其他产业产值占GDP比重较低,在5%左右,所以这些领域的产业建设空间较大。比如《方案》提到将海南自由港打造一个“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等这样的战略定位,预计今后15年里,海南的旅游业(旅游和康养等)和现代服务业(港口、会展、海洋服务等)和高兴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信息产业和智慧海南)将存在很大的建设和发展空间。预计这些产业所需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将带领海南商混行业走向较为繁荣的局面。关于基建助力海南商混需求回升的原因有三,如下所示:
原因一:2025年重点任务建设。《方案》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贸易自由便利和投资自由便利为重点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财政支持,并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围绕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在有效监管基础上,有序推进开放进程,推动各类要素便捷高效流动,形成早期收获,适时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因此,在2025年之前,所需的基建设施将加紧建设,以尽早完成全岛封关运作。
原因二:海南将加大与东南亚国家交流,所以海南自贸港与粤港澳大湾区、西部陆海新通道、一带一路通道联动建设,运输建设不可少。《方案》提到国家将发挥全国上下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聚集全球优质生产要素去建设,充分发挥出海南自贸港的优势。同时运输来往自由便利,实施高度自由便利开放的运输政策,推动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和航空枢纽,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原因三:今后港口将逐渐建设成国际型。《方案》提出海南将要建设“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同时,海南政府2019年工作总结,提到加快港航资源整合,以及优化港口布局,将重点将洋浦港打造成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由此判断,预计在2025年前海南各港口将建设完善,将给儋州市及港口周边的商混搅拌站带来可观的收益。
另外,海南城镇化率(2019年59.23%)较香港相比,有40%的发展空间。海南的国土总面积是香港的32倍左右,土地仍有很大空间去布局和建设,城市建设仍可期。对海南商混行业来说,同样具有促进作用。
(2)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搅拌站及搅拌车升级
目前海南的环境、空气、水体质量在全国保持一流水平,在今后“自贸港”建设过程中,预计海南为了保护环境,环保政策将会更加严格,《方案》提到,围绕生态环保,将壮大新能源汽车等制造业,预计后续混凝土搅拌车将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同时,《方案》再提到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对混凝土搅拌站来说,粉尘污染排放监测制度将不断优化,也进一步倒逼海南混凝土企业生产线改进和升级,促进海南商混行业清洁生产。
(3)海南商混及上游行业进入门槛增高,行业产能过剩将减缓
今后海南的商混及上游原材料行业的用地进入门槛将增高,因《方案》提到,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建设,扎实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实行差别化的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健全自然保护地内自然资源资产特许经营权等制度,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由此可知,企业进入门槛增高,市场产能过剩情况将减缓,促进海南商混市场有序竞争。
(4)后续随着港口建设完成 原材料运输便捷 企业成本将可控
根据水泥大数据统计,2020年5月海南C30月度均价477.50元/方,同比回落13.18%。因2019年8月《海南省建筑石料机制砂一体化生产资源保障工作方案》出台,砂石紧张情况得到缓解,故海南商混价格理性回调。
此外,成本方面,对海南商混企业来说,未来随着海南港口建设完成,依靠北部湾、粤港澳以及东南亚的原材料资源,将以此来控制好原材料成本风险。
不过目前海南商混价格仍在较高位,后续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海南商混需求将增加,需求量预计将超过2000万方以上,预计今后海南商混价格仍坚挺。
图6:海南2017年-2020年5月C30商混价格运行情况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预计未来在本地商混价格处于较高位以及材料供应紧张将得到缓解的背景下,预计海南商混企业的经营效益将改善。其中龙头企业海南瑞泽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和华润水泥投资有限公司等规模型上市商混企业以及剩余规模以上的企业,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未来15年规划中,将大有作为。
编辑:陈玮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