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革新创新之路 铸就电杆产业辉煌

滁州丽普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陈修明 翟德所 徐家田 · 2014-10-13 13:39

  随着电力事业的持续、稳定、蓬勃发展,给了我们电杆生产行业带来了良好的生机。同时随着电杆厂家的增多和产能扩张,也引发了行业的相互竞争,这种竞争将会自然形成一种优胜劣汰的结局,否则将会发生产能过剩的局面。笔者公司针对市场竞争激烈,地方材价格连续涨价,电杆运送半径越来越大等等不利情况。就如何抓住机遇做优质量,完善服务,开展了一场技术革新,围绕着人才开发、技术革新和创新为目标,从市场上招聘有着专业技术的人才,对内部优秀人才采取内教和外培相结合的办法,组建了一支既懂理论又有实战经验的技术团队。从提高改进自动化程度、改善工作环境,以环保、节能、降耗、可循环使用且提高产品品质着手。几年来,先后研制了石子淘洗机、泥浆水处理系统、组装杆组装平台、钢筋骨架成型绕丝机、环形电杆钢板圈冲压机、同时改进了搅拌站自动控制系统、自动布料系统和电杆养护室等等。其中一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六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一、泥浆水处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受企业的体制影响,笔者公司从混凝土配制搅拌、到电杆生产工艺一直采取传统的方法,对于如何提高电杆的内外质量,如何改善劳动作业环境,怎么减少职工苦、脏、累,怎么降低电杆生产成本,怎么扩展电杆的市场运用,思考的较少,导致笔者公司的电杆生产一直在低水平徘徊,没有走出去引进来的思想意识,缺少向同行学习和交流,长此以往,给一部分职工造成抱怨,认为该行业无好的明天,没得干头,有的甚至走人。由于不良现象的循环,使公司发展较慢,也给公司造成了不良影响。据此公司出台了技改和创新方案,明确项目内容和项目负责人,规定了项目试运行及投产时间节点,并与项目负责人签订责任状,就这样一场技改及创新运动展开了。技改工程和生产交叉进行,创新工程和生产平行进行,第一个产生效益就是碎石淘洗和泥浆水处理工程,并得到了预期的效果,详情如下:

  1、笔者公司研制使用的泥浆水处理系统由8个部分组成:

  2、设计原理:根据污水含泥量多少(污水浑浊度),沟壁与泥浆水结合面的糙率以及日用水量多少,设计出每级沟渠断面、每级沟渠长度(沟以蜿蜒为宜)、池的级数、池的容积及水的流速。沟池可以设计为开敞式、半隐蔽式、隐蔽式三种,视场地环境而定,做到灵活应用。设计原则要经济、合理、实用、便于维护。

  3、泥浆水处理系统的运用

  石子淘洗和泥浆水处理是一个完整配套系统,石子淘洗过程产生的污水,经过泥浆水处理系统,利用水分子和泥土自重的特性不同,经沉淀净化后再利用。石子经过淘洗对提高和稳定混凝土强度有着明显的作用,同时也符合节能环保、节水、节电的要求。

  4、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1)技术分析数字对比:笔者公司使用的石灰岩碎石,未淘洗前经检测含泥量在1.5~3%,石粉含量在2~4%左右。经过淘洗后的石子含泥量均能控制在0.3~0.5%,石粉含量均在0.5~0.7%之间,经过5~25mm筛片筛分后,<5mm的碎颗粒、软弱颗粒及>25mm的碎石全部被筛选下来,经过处理后安排作砌块、路缘石、地砖混凝土用。

  2)未淘洗前的石子,C50混凝土P.Ⅱ52.5级水泥用量480kg/m3,石子淘洗后的水泥用量每立方混凝土可节约水泥40kg以上(掺聚羧酸外加剂)。

  3)采用不需要淘洗的碎石和淘洗碎石,经过近两年的费用支出跟踪测算,碎石淘洗后,每立方混凝土成本可降约60元。

  4)使用淘洗后石子拌制混凝土,强度比较稳定,保证率均能大于95%,实测强度曲线均在95%保证率曲线上方。

  5)石子淘洗后生产的电杆外观质量有很大的改观,外观色泽均匀一致,基本无色差,壁厚一致,内壁比较光滑。

  6)淘洗后的石子给配制高强度混凝土提供了保证,笔者公司现已成功配制出C70、C80超高强混凝土,用C80混凝土生产的270*27米部分预应力组装杆在马鞍山含山35KV线路得到运用,并得到了客户的好评。

  笔者公司自行研制的碎石淘洗机,省水、节电(电机变频启动),节省人工,安全可靠,灵活方便,维修简便,结构简单无需人工伺候,产量高、质量有保证。淘洗机内装有搅拌铲,能将碎石均匀的散开,所以淘洗出来的碎石质量比较均匀。石子从储料仓经皮带输送机传送到淘洗机,经过转动淘洗后,自动由二级输送机输送到配料机,直接供搅拌站使用。班产量可达600t以上,从此人工淘洗碎石现象一去不复返,不仅改变了环境,节省劳力的同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笔者公司正在组织技术、设备、工艺专业人员继续进行优化改进,力争在明年上半年形成量产规模。

  二、工装设备改造

  1、搅拌站改造

  混凝土搅拌是电杆行业的核心工艺之一,混凝土拌合物质量好坏,直接决定着电杆结构质量的好坏。2010年之前采用的是电子配料,每拌一盘混凝土由人工按配合比输入各种材料用量,容易出错,其原材料误差经常超过规范规定要求,并且缺乏可追溯性,尤其是水和外加剂,误差较大,混凝土坍落度有大有小很难把握,混凝土强度离差系数大。针对以上情况,我公司投资几十万元,将配料系统改造成计算机控制,提高和保证了材料用量的精度,从混凝土拌合物质量到混凝土强度都得到了稳定。为了保证有稳定的质量,采取了强化管理措施,对计算机设定保护,除质量管理人员可对混凝土配合比有权进行调整外,其他任何人无法更改混凝土配合比。上了计算机系统后,混凝土所用材料不配齐,系统不工作,再也不会发生料多、料少和漏放材料现象,消除了人为误操作的可能性。从配料到搅拌、出料都是自动完成,统一了材料用量、统一了搅拌时间,所以在材料不变化又无外来影响的情况下,混凝土的技术指标基本是一致的。由于数据的自动存储和记录保留,给财务、统计提供了原始、真实、完整可靠的数据资料。也降低了开机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了开机人员逐盘查看混凝土拌合物质量,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劳动时间。由过去一组两线从上料、合模、紧固螺丝需要6人,班产量75根,到现在只需4人,班产量80根,既产生了无形效益又产生了有形效益。

  2、研制电杆组装平台

  电杆的内外质量稳定了,细节问题也不能放。过去大杆型拼装,采取简易平台方法,操作不方便,组装杆同心度难控制,翻转困难,拼装精度难以达到,还存在安全隐患。特别是现场焊接杆,受用电、复杂地形等限制,操作更加困难,拼装精度难以达到,耗费了大量的人工和时间。为了保证大杆型的拼装精度,我公司自行研制了大杆型组装平台。可将组装杆的上中下杆段同时放在组装平台上进行组装,翻转灵活轻便,同心度容易掌握,尤其外法兰电杆,焊接十分方便。我公司组装的24m、27m电杆整根弯曲度误差在10mm以下,完全满足国标规定要求。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几年来,我公司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员工的生产反馈,努力降低职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并通过不断的努力与改进,改进的目的是有先进技术傻瓜的使用,截止目前已取得6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明专利。研制了2台电杆钢筋骨架螺旋筋自动缠绕机,4台混凝土布料机,1套石子淘洗设备,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张拉实行了自动控制;电杆蒸汽养护采取了三阶段的时间、温度自动调节控制;建立了电杆结构计算系统。通过抓技改、促创新,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美化了公司环境,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编辑:王欣欣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混凝土网立场。联系电话:0571-85871513,邮箱:news@ccement.com。

阅读榜

2025-05-14 13: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