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海南商混行业发展与市场展望分析
一、省情简介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东临南海与台湾省、菲律宾相对,西濒北部湾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越南对望,北部跨过琼州海峡可达广东省,南部沿九段线与文莱、马来西亚等国为邻。海南省陆地面积小,海域面积大,人口主要集中在海南岛内,货物进出岛主要依靠海运,市场环境相对封闭。海南岛呈现中部高四周低的地理走向,山地、台地面积占比较大,砂石资源储量丰富。
2023年海南省GDP达到7551.2亿元,同比增长9.2%,经济总量居全国第28位。其中,建筑业增加值为592.7亿元,占比约为7.8%。海南省常住人口达到1027万人,人口规模同样居全国第28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1.5%,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海南省下辖4个地级市和15个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海口市和三亚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较高,分别达到82.7%和71.8%;文昌市、澄迈县、昌江黎族自治县以及五指山市次之,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均达到60%以上;第三档是东方市、儋州市、琼海市、临高县、屯昌县、万宁市、陵水黎族自治县以及定安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在40%-60%之间;最后,海南中部的保亭、乐东、琼中以及白沙四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常驻城镇化率偏低,普遍在20%-40%上下。另外,三沙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100%。
从人口分布来看,海口市常住人口数量最多,达到294万人;三亚市和儋州市常住人口分别为107万人和98万人,居于第二、第三位;海南其他县市级行政区常住人口普遍在60万人以下。
2023年海南省商混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约为0.91%,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2023年海南省人均商混消费量为2.32方,在中南地区仅次于广东省。
图1:海南省主要经济集群及其城镇化率情况(%)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二、海南省商混行业供需现状
(一)供应端:海南搅拌站数量持续增长,产能利用率不足三成
海南省商品混凝土行业发展经历了由点及面,逐步推广的过程,2003-2010年期间,海南省仅有三亚市、海口市、琼海市以及陵水县实施“禁现”政策,全省搅拌站数量大约在40家左右,产能增长相对缓慢。2010以后,随着海南各市县城镇化工作不断推进,商品混凝土普及度加快提升。截至2023年末,全省实际在产的混凝土搅拌站数量达到140家左右,合计年产能约为9800万方,各市县商品混凝土供应能力均较为充裕。
从搅拌站开工情况来看,2019-2021年,随着海南混凝土需求呈现增长趋势,尤其是2021年在海南自贸区建设全面启动的影响下,商混平均产能利用率逐步提升至28%以上。2022年开始,由于房地产行业景气度下滑,海南省混凝土需求面临收缩压力,整体产能利用率持续走低。2023年,海南省商混平均产能利用率仅有24%左右,降至近五年新低水平。
图2:海南省商混产能及产能利用率变化情况(万方,%)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二)需求端:公路投资大幅减少,商混产量继续走低
2023年,海南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1%,增速相较于2022年提升5.3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1.7%,增速相较于2022年下滑11.3个百分点,拉动总投资增长0.4个百分点,带动作用有所减弱。
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2023年1-11月海南省公路建设投资完成额为128.98亿元,同比减少18.2%,增速较2022年同期下滑27.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海南省铁路投资呈现较快增长,1-11月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速达到17.2%。总体来看,尽管铁路运输投资增长加快,但由于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实际需求增量有限,加之公路项目投资大幅减少,2023年海南省传统基建端混凝土需求略有下滑。
图3:海南省公路建设投资额以及同比增速(亿元,%)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从房地产角度来看,2023年海南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达到1170.73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相较于2022年提升17.1个百分点。受基数偏低影响,2023年海南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由负转正,但实际完成额仍是近十年来次低水平,行业景气度依旧较为低迷。
2023年海南省房地产施工面积为9090.5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4%。其中,房地产新开工施工面积为1052.63万平方米,同比减少0.5%,达到2010年以来新低水平。与此同时,竣工端也未能实现增长,房地产竣工面积为741.30万平方米,同比降幅为1.3%。
图4:海南省房地产新开工和竣工面积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2023年国内房地产行业仍处于下行调整阶段,房企销售回款乏力,资金普遍较为紧缺,投资积极性不足,多以消化存量项目为主。在此背景下,海南省房地产投资维持低位水平,尤其是新开工项目进一步减少,对混凝土需求形成拖累,实际用量稳中有降。
受传统基建需求收缩,房地产投资低位徘徊影响,2023年海南省下游项目施工量增长较为乏力,混凝土市场需求延续下降趋势。2023年海南省商品混凝土产量约为2379万方,同比减少2.58%,降幅相较于2022年收窄4.18个百分点。
图5:海南省商品混凝土产量及同比增速(万方,%)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三)盈利能力:价格跟随原料走弱,利润空间略有扩大
2023年国内水泥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各地成交价格普遍出现大幅下跌,海南市场同样受到明显冲击,混凝土成本支撑出现垮塌。与此同时,终端市场需求仍较为疲软,故混凝土企业报价持续跟随原料下跌。截至2023年底,海南省混凝土平均价格约为433元/方,年内累计跌幅达到11.5%,全年均价降至464元/方左右,相较于2022年下跌4.3%。
上半年,由于水泥价格快速下跌,混凝土调价相对滞后,整体价差有所走阔,下半年随着混凝土企业跟进降价,利润空间明显收窄。整体来看,2023年海南省混凝土与水泥之间的平均价差在311元/方左右,相较于2022年增加约3.3%,盈利能力稍有改善。
图6:2023年海南省混凝土价格和盈利能力变化情况(元/方)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三、海南省搅拌站分布和竞争分析
根据水泥大数据研究院统计,目前海南省实际在产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共有140家,除三沙市以外,省内其余18个市县均有混凝土生产线。其中,海口市混凝土企业最多,达到28家,占全省企业总数的20%,设计年产能达到2500万方以上;儋州市和三亚市次之,占比分别为16%和13%,设计年产能均在2000万方左右;其余市县混凝土企业数量均不足10家,企业分布相对分散,并且单站产能普遍偏小,产能占比远低于头部三市。从地域分布来看,海口、三亚以及儋州等区域市场竞争相对激烈,其他市县内企业竞争关系不明显,产能发挥主要受到需求限制。
图7:海南省混凝土企业地域分布(%)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从企业角度来看,海南省产能集中度偏低,前四家混凝土企业产能占比合计在24%左右,其余混凝土企业产能占比普遍在1%左右。其中,海南瑞泽商混产能最大,达到780万方,约占全省总产能的9%,并且生产线集中于三亚、海口以及儋州等主要城市;其次是华润水泥,目前混凝土年产能大约在500万方上下,占比接近6%,旗下搅拌站分布在澄迈县、定安县、乐东县以及昌江县,布局相对分散;再次是佳兆建材和华新水泥,产能占比分别在5%和4%左右。
图8:海南省混凝土企业产能占比(%)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整体来看,海南省混凝土行业单站企业较多,集团企业相对偏少,暂未出现具备较强领先优势的龙头企业。考虑到目前海南大批混凝土企业仍存在用地问题,后续随着规划布局调整,兼并收购等情况或将有所增加,逐步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
四、海南省商混行业发展机遇
(一)建设海南自贸港,基础设施不断提升
202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计划到2025年,海南初步建立以贸易自由便利和投资自由便利为重点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除制度设计以外,道路、港口以及机场等基础设施是建成海南自贸港的重要硬件支撑,文件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根据《海南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以及《海南省“十四五”交通运输(公路水路)发展规划》,力争实现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五年累计突破2200亿元,相较于“十三五”规划期间增长超80%。通过交通基建投资,海南将全面提升空港、海港保障能级,构建畅通高效的对外综合运输通道。具体而言,海南将打造一流的国际航空枢纽,全省运输机场总容量预计扩大至6200万人,将建设国际化的航运枢纽,全省港口综合通过能力预计提升至3.5亿吨。与此同时,海南将统筹岛内各种交通方式的资源配置,建设一体衔接的快速网络、干线网络和基础网络。预计到2025年,海南全省公路网总里程达到42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500公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80%以上。铁路方面,海南计划建设“海澄文定”城际铁路、“大三亚”城际铁路、洋浦至儋州铁路以及海南中线高铁等项目,推动西环普速铁路海口至东方段扩能改造。截至2023年底,洋浦铁路支线建设项目以及西环普速铁路扩能改造项目已被纳入国家《“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有望在“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海南中线高铁项目进入预可研阶段,距离实际开工仍需要较长时间。
综合来看,自由贸易港建设是海南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将推动岛内基础设施扩容提质。随着海南省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启动中期调整,后续基建项目施工量或将有进一步增长,对混凝土市场需求起到拉动作用。
(二)房地产政策松绑,终端需求有望增长
2018年以来,海南省开始实施商品房全域限购政策,房地产销售面积由2017年2292万平方米的峰值水平迅速降至1000万平方米以下,终端销售热度的下滑限制了海南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新开工项目减少是造成地产端混凝土需求缩量的主要原因。
2023年12月,海南省住建厅印发《关于优化调整房地产调控政策有关工作的通知》,随后海口市、澄迈县等区域跟进出台具体政策措施。从政策表述来看,通过调整二手房交易限制、优化人才和企业购房政策、增加多孩家庭购房套数以及降低省外户籍人员社保年限要求等方式,海南省房地产限购政策较前期有所放松,以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购房需求,但全域完全放开政策限制的可能性不大。在政策松绑的背景下,海南省房地产市场规模预计将出现回升,房企投资增速略有加快,新开工项目施工量有望实现同比增长。此外,海南省将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同样将带来一部分房建需求增量。因此,2024年海南省房屋建筑项目开工情况将好于前期,地产端混凝土需求存在增长空间。
(三)发展规划陆续出台,行业痛点有望得到解决
长期以来,海南省混凝土行业缺乏规划指引,企业存在用地困难等问题,按临时用地报建的搅拌站超过7成,并且已经有大量企业出现临时用地过期的情况。为推动海南混凝土行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商品混凝土供应能力,2023年以来,海口市、三亚市、陵水县等6个市县已经陆续出台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专项规划,其他市县也正逐步开始研究起草相关规划文件,海南省混凝土行业正在改变无政策可依的现状。
根据各市县现有规划文件来看,海南省将通过需求确定各市县混凝土产能总量,现有站点布局将得到优化调整,产能利用率提升成为重要发展目标。以海口市为例,短期内不再新增产能,对落后生产线采取关停并转措施,引导优质企业搬迁以优化布局。远期来看,海口市计划将多数搅拌站迁移至城西、城东以及城南三个搅拌园中进行集中管理。同时,对园区实行总量控制,保持混凝土行业有序适度竞争。通过规划文件可以看出,海南省多数现存的搅拌站都将面临搬迁调整。在此过程当中,混凝土行业将出现新一轮的优胜劣汰和兼并重组,现有竞争格局或将发生较大变动,产能集中度大概率有所提升。此外,通过统一布局管理,海南省混凝土行业产品质量以及绿色生产水平将得到明显提升。
五、2024年海南省商混市场行情展望
从需求端来看,2023年海南实施省重点项目204个,其中新开工项目达到45个,项目施工量将在2024年继续释放。2024年,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扩大投资是今年稳经济促增长的“重头戏”,全年基础设施投资的预期增长目标提升至10%,相较于上年将加力提速。为实现增长目标,海南省将推动湛海高铁、G98大三亚扩容、马村港三期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基建项目数量以及施工强度预计将出现明显提升,带动重点区域商品混凝土需求增长。
房地产方面,2023年海南省商品房销售额达到1494亿元,同比增长36.0%,增速较2022年提升65.6个百分点,基本恢复至2021年水平附近。受房地产销售回暖影响,房企资金短缺的情况有所改善,2023年房地产实际到位资金合计1692亿元,同比增长32.6%。与此同时,海南省土地成交额达到406亿元,同比增长28%,增速相较于2022年提升2个百分点,土地成交量维持较高增长速度。不过,2023年海南省城投拿地占比达到18%,同比提升约3个百分点,城投拖底拿地的情况进一步增加。
从商品房销售和土地成交数据来看,海南省房地产市场处于恢复状态,加之2023年底政策限制有所放松,预计短期内行业运行趋势将继续向好。在此背景下,海南省房地产企业投资意愿和能力有望得到改善,2024年房地产行业投资增速或将出现提升,房屋新开工施工面积由负转正的可能性较大,对海南混凝土需求增长形成支撑作用。
综合基建和房地产行业运行预期,2024年海南市场混凝土需求总量预计呈现同比增长趋势,行业产能利用率逐步提升。价格方面,尽管需求端有所改善,但上游水泥等原材料仍可能受到外来低价货源冲击,成本端支撑较为乏力,难以拉动混凝土价格大幅走高。因此,2024年海南省商品混凝土价格存在上涨预期,但实际涨幅受限,预计全年成交均价窄幅波动的可能性较大。
编辑:林加义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