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混凝土企业最新调研纪要(4.13-4.15)
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近期对部分混凝土企业进行了实地走访和调研,具体交流内容如下:
A公司(所在区域:全国)
该公司认为预拌混凝土行业正面临人口负增长、房地产投资下行以及城市发展分化等多重挑战。目前预拌混凝土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企业普遍处于同质化竞争当中,部分区域产能利用率仅有10-20%,行业健康度明显偏低。另外,近几年行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根据调研情况,行业平均应收账款占比基本在9成左右。
该公司表示预拌混凝土行业营销模式正出现变革,除了原来单纯的加工模式以外,代加工、委托加工、租赁以及经销等模式开始在全国各地涌现。同时,行业竞争格局深化调整,无论是水泥、混凝土还是骨料行业均在延伸产业链。地方政府对审批设立单一搅拌站的积极性明显降低,但各种综合性建材产业园项目仍然受到地方招商引资的欢迎。
B公司(所在区域:全国)
2022年,国内预拌混凝土行业规模增长放缓,企业盈利明显下滑,亏损企业占比超过22%,整体应收账款超过1万亿。
目前行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做出了很多尝试,涉及在线交易、物流交付、智能制造以及综合平台建设等方面。该公司认为,产业互联网平台是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载体和终极目标,目前尚未出现一个被行业所认可的平台。同时,该公司认为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提高运行效率,一定要有所回报。
该公司表示,单一企业无论如何延伸产业链,总会存在短板,需要建立行业合作平台实现共赢。比如,面对行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问题,可以通过引入金融服务为行业提供低成本的资金支持。
C公司(所在区域:重庆)
该公司提出“砼共同体”概念,可以通过产能共享、拼团采购、物流共享以及技术共享等多方面的合作,降低原料采购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同时,通过打破企业间的数据孤岛,建立行业信用体系,提高行业在产业链当中的话语权,有利于企业获得金融支持。
该公司目前在智能化方面积累了比较多的经验,比如通过智能调配,目前该公司粉料只需要保持2天的储备量就可以满足生产供应需求,明显降低了仓储成本。出厂检验方面,该公司从取样脱模、入库养护到出库检测等环节均有机器换人解决方案,可以有限减少劳动强度和人员成本。
该公司表示,目前重庆市场预拌混凝土价格仍处在偏低水平,C30混凝土实际成交均价仅有310元/方左右,企业之间竞争较为激烈,在价格层面形成共识和合作的难度比较大。
D公司(所在区域:山东济南)
今年以来,该公司已对40余家搅拌站进行智能化改造,目前手头还有50多个待实施的订单,预拌混凝土行业智能化改造需求增长明显。该公司表示虽然预拌混凝土需求存在下行趋势,但行业中有不少优质企业正在努力通过智能化改造等方式提高竞争力。
目前预拌混凝土行业智能化方案提供商数量增长较快,技术方案以及实施水平存在差异,行业稍显混乱。同时,由于数据敏感性等问题,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互通难度较大,平台类应用推进速度较为缓慢。多数搅拌站基本处于数字化改造时期,预拌混凝土行业尚未进入真正的智能化发展阶段。
E公司(所在区域:全国)
预拌混凝土行业当中,除了商品混凝土以外,施工企业自建搅拌站生产的工程混凝土占总产量的近50%。
一般而言,混凝土成本占工程造价的20%左右。工程混凝土质量富裕强度高于商品混凝土,并且产能利用率偏低,建设摊销较高,加之普遍存在原料不稳定,配比不经济等问题,故单方综合成本平均比商混高100元。
目前工程领域骨料品质不稳定,空隙率波动较大,配合比设计偏保守,砂浆富余量普遍较高。砂石骨料标准化可以降低混凝土单方浆体用量,有利于低碳绿色混凝土推广应用。
F公司(所在区域:广东佛山)
该公司于2020年左右开始建设混凝土搅拌站,但受疫情以及市场因素影响,直到今年一季度才正式投产。目前佛山地区预拌混凝土行业需要经过审批才可以进入,但政府仅管控站点数量,对于单站产能并未做出限制,难以有效约束当地产能增长。
在智能化方面,该公司拥有无人值守、自动过磅等设施。目前市面上其他智能化设备投入产出比偏低,该公司认为行业智能化解决方案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才能吸引企业扩大投入。
G公司(所在区域:广东珠海)
2022年珠海市场混凝土需求同比仍有小幅增长,市场规模在1800万方/年左右,该公司年销量在200万方左右,属于当地市场规模较大的商混企业。今年以来,珠海市基建项目开工量较多,当地搅拌站产能利用率平均在40%左右。
目前珠海市场进入门槛较高,政府对混凝土产能的控制较为严格,并且企业获取土地也存在一定的难度,故市场供需表现相对良性。不过,珠海混凝土市场同样存在一定的回款压力,混凝土企业应收账款占营收的比例普遍偏高。
H组织(所在区域:江苏南京)
目前混凝土预制构件推广进度有所放缓,主要是在抗渗以及抗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劣势,并且实际成本优势并不明显,市场接受度有待提高。
江苏市场混凝土供应主要依靠市场自行调节,并未有政策方面的限制,故行业竞争整体仍较为激烈。不同城市间混凝土产能利用率高低不一,整体来看苏南地区好于苏北地区。
目前混凝土企业矿粉掺量较为固定,基本上单方掺量在50公斤左右,粉煤灰的掺量跟矿粉差不多。
编辑:林加义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