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通过交工验收

人民日报 · 2021-09-07 15:52

近日,由中交三航局厦门分公司承建的钦州港大榄坪港区大榄坪南作业区7号、8号泊位集装箱自动化改造工程(以下简称“工程”)的码头与道路堆场两大单位工程如期通过交工验收。  

该工程将大榄坪南作业区7号、8号泊位已建2个7万吨级多用途泊位(水工结构按10万吨级集装箱船舶建设)改造成为专业化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泊位总长518.5米,其中胸墙改造长度555.2米。陆域总面积52.3万平方米,本次交工面积约35.6万平方米。  

值得关注的是,该工程建成后,将是“U”型工艺自动化码头在全球范围内的首次应用、更是我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该工艺对轨道梁和道路堆场的面层施工控制要求很高,施工难度大;同时,从设计上也要求所有管井只能布置在道路两侧(也是轨道梁两侧),设备设施基础集中布置,施工空间非常密集。项目部提前筹划,通过协调参建各方从结构功能和使用要求等方面优化设计方案,完善施工工艺流程,落实现场技术交底,做好过程控制监督,把问题在现场直接解决。  

据介绍,项目部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取长补短形成了具有针对性的精细化施工方案:管线深基槽开挖采用钢板桩支护方案,减少对原地基的扰动;采用集约化模块施工,现浇管线构件和设施基础墩,在工厂和现场进行预制后吊装,加快管线的施工进度,提高检查井的外观质量;码头和堆场轨道螺栓采用限位架进行定位,按照设计要求提前加工好后分段整批安装,不但提高了安装精度,也加快了安装速度。  

由于码头改造厚度较薄,预埋件又多,为增强面层抗裂性能,项目部在面层顶面加设钢筋网片或者钢丝网以增强面层混凝土抗裂性能,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工艺,完善好喷淋养护系统,使得面层混凝土不仅表面光滑、平整、无裂缝,而且构件棱角分明、预埋件整齐划一、边线顺直。  

钦州港大榄坪港区大榄坪南作业区7号、8号泊位集装箱自动化改造工程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点建设项目、打造北部湾国际门户港的关键工程,也是对标“四个一流”强港兴港的重大工程,对打造北部湾千万标箱国际大港、提升北部湾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编辑:李佳婷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混凝土网立场。联系电话:0571-85871513,邮箱:news@ccement.com。

阅读榜

2025-05-11 0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