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sh简法和净浆流动度法用于水泥与减水剂适应性测试的比较
由于没有标准的方法对水泥与减水剂适应性进行检验,目前国内多采用GB8077《减水剂匀质性试验方法》中规定的净浆流动度法,也有少数单位采用Marsh筒法。已有不少文章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研究。文献[1,2]经过比较认为,用Marsh筒法研究水泥与减水剂的适应性简便、快速可以直接确定减水剂的饱和掺量点,与减水剂在混凝土中的表现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文献[3]通过研究得出水泥净浆流动度随减水剂掺量和时间的变化关系和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混凝土坍落度的变化规律一致;文献[4]通过试验认为砂浆流动度能多方面评价减水剂对水泥的适应性;文献[5]对Marsh筒法和净浆流动度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
本文通过不同水泥减水剂饱和掺量的大小、流动度的大小和经时损失,以及与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和胶砂流动度的相关性,对Marsh筒法和净浆流动度法(静态,GB8077方法;动态,测完流动度后在跳桌上振动10次后的扩展度)进行了对比研究。
1 方法本身的比较
1.1 原理
有学者[5]认为两者的原理不同,一个反映的是浆体的表观黏度,一个反映的是浆体的屈服应力。笔者认为两者在原理上只是侧重点不同,但都与浆体黏度和屈服应力有关。
1.2 水灰比
Marsh筒法采用大水灰比,一般为0.35,与混凝土的实际水灰比接近,同时由于采用大水灰比,无形中削弱了浆体黏度对流动性的影响;净浆流动度法采用小水灰比,与混凝土的实际水灰比有一定的差距。因此,Marsh筒法所测得的结果与混凝土的流动性较净浆流动度法可能具有更好的相关性,文献[1,8]的研究结果证明了这一点。
2 结果与讨论
2.1 饱和掺量点的测定
P·Ⅰ52.5和P·O42.5水泥在不同减水剂掺量下的Marsh时间和净浆流动度见图1~4,通过此曲线图可以判定减水剂的饱和掺量点。
2.2 经时损失率的测定
表1为3个水泥在不同减水剂掺量下的流动度经时损失率。
但值得注意的是,水泥3用Marsh筒法测得的经时损失率在减水剂掺量达到一定量后为负值,而净浆流动度法测得的经时损失率始终为正值,但水泥3的数值远远低于水泥1、2在同样减水剂掺量下的数值。
2.3 对经时损失测定的敏感性
在试验过程中发现,表1中水泥3出现的现象并非误差造成,对于某些水泥确是这样。图5、6为2个熟料分别掺加不同量混合材制备的水泥在固定减水剂掺量(1.2%)下的流动度经时损失率,可以看出,当混合材掺量达到一定量后(火山灰15%,矿渣、石灰石35%),用Marsh筒法测定的经时损失率为负值。这一试验结果验证了Marsh筒法所测结果的可靠性。
2.4 与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和胶砂流动度的关系
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和胶砂流动度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水泥的流动性能,因此本文对Marsh筒法和净浆流动度法所测的结果与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和胶砂流动度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见图8~11。为了便于分析,对净浆流动度和胶砂流动度结果进行了技术处理。
两者的重复性结果见表2。从表2中结果可以看出,无论从标准偏差、变异系数还是从极差来讲,净浆流动度法的试验误差远远大于Marsh筒法。同时,60min的试验误差大于初始试验误差。
净浆流动度法:
(1)物料搅拌的均匀性—— 水泥粘锅壁使浆体偏稀;
Marsh筒法:
3 结论
1)虽然两者的原理有所侧重,但基本一致。而Marsh筒法的水灰比与混凝土的实际情况相接近。
2)用Marsh筒法测定饱和掺量点较净浆流动度法更为直观、便捷、可靠。
3)用Marsh筒法测定经时损失率比净浆流动度法敏感。
4)Marsh时间随水泥中混合材掺量的变化与水泥标准稠度和胶砂流动性的变化规律一致,较净浆流动度法具有更好的相关性。
5)Marsh筒法的试验误差远小于净浆流动度法。
[1] 吴笑梅,樊粤明,简运康.用Marsh筒法研究水泥与减水剂的适应性问题[J].水泥,2002,(12):8~11.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