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建:翰墨新章,筑梦金陵学海
碧瓦飞檐映晴空,绿树成荫学府成。在金陵古城的栖霞胜地,一座承载着翰墨书香与现代气息的教育殿堂巍然矗立。8月13日,由水电五局匠心承建的南京片区龙潭新市镇二期保障房项目东地块中视中科48班小学顺利通过竣工验收,为这座历史名城增添了崭新的教育地标。
智筑校园,打造产城融合教育新范式
南京片区项目是中国电建集团内首个规模最大的“产城融合”EPC合同项目,由电建地产、华东院、水电五局组成联合体共同打造。作为其中至关重要的教育配套子项,中视中科48班小学的建成标志着南京市仙林副城白象片区整体教育水平的跨越式提升,为南京经开区深化产城融合、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源源不绝的智力动能和人才活水,彰显了中国电建的担当与实力。
项目位于仙林副城白象片区核心地带,总建筑面积达53314平方米,规模宏大,功能齐备。校园内教学楼、风雨操场、现代化食堂、教工宿舍、多功能报告厅及前沿STREAM中心一应俱全;运动场地包含400米六道次标准田径场、3片篮球场、3片排球场及标准足球场1片;地下空间高效利用,设有344个机动车位与455个非机动车位,兼具停车与人防功能。这所6轨48班的全新校园,未来将容纳2160名学子在此启智润心。
建设征程并非坦途。项目伊始,工期紧、作业空间受限、地质条件复杂、机电系统庞杂且工序穿插要求高、周边环保文明施工标准严苛,五座大山横亘眼前。水电五局南京片区项目部迎难而上,始终将质量安全视为生命线,以标准化为行动指南,将高效率作为制胜法宝。
项目部通过精细化管理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建立“日协调、周调度、月考核”动态管理体系,强化资源配置,倒排工期层层分解;同时充分发挥EPC总承包优势,深化施工方案编制与技术交底,积极开展工法与科研课题研究。在土方开挖时应用智能监测系统实时监控边坡稳定性,引入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技术保障工程实体质量。科技赋能有效推动了工程建设在质量、安全、创新、效益等方面跃上新高度,为节约成本、保障品质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
项目团队高标准完成各项节点目标,屡获业主方高度肯定,不仅赢得了口碑,更在金陵大地擦亮了中国电建的金字招牌。
VR + 实景, 解锁安全文明新工地
安全是基石,文明是名片。项目地处智谷大道以南、经天路与毕升路交会处,校园四周被居民区环绕。水电五局建设者们深知,将施工对环境的扰动降至最低,是一份必须答好的民生考卷。
项目部主动敞开大门,“闻民声,解民忧”,派出调查小组深入街道、社区,加入线上业主群,时刻关注群众动态、广泛收集居民意见;针对突出的噪音与扬尘问题,多次召开专题治理会议,制定科学精准的防护预案。
同时,项目部全面贯彻南京市“八达标、两承诺、一公示”精神,高标准组织现场施工,引进先进的扬尘监控与环境检测设备,规范工程围挡、临边防护、工地宣传,实施高频率洒水、裸土全覆盖、严格控制夜间施工时间等举措,有效提升了施工现场的环境质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在安全生产方面,项目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起全员参与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项目创新性地与南京市经开区管委会、城建指挥部共同设计建设了集室内VR安全体验、数字智慧化管理、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培训为一体的经开区&中电建建筑工程安全应急体验中心。以此为载体,项目部定期组织开展全员安全生产事故警示教育,体验模拟现场施工场景,智能化展现常见的危险源和安全隐患,让全体职工时刻绷紧“安全弦”。这一创新实践极大提升了项目安全管理水平与应急能力,持续保持了良好的安全文明施工形象,成为区域标杆。
四载寒暑间,项目部多次承办安全生产月、消防及防疫应急演练等大型观摩活动,其卓越的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成效,赢得社会各界高度认可,树立了良好的央企形象。
数字赋能,模块化匠造方程式
面对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浪潮,项目部以技术创新为引擎,将BIM技术深度融入中视中科48班小学全周期建设,用数字智慧破解施工难题,打造“科技建校”示范样本。
针对教学楼与STREAM中心复杂结构和密集机电系统,项目部建立了全专业三维信息模型体系。依托BIM技术构建结构与机电模型,对给排水、电气、暖通等管线进行深化设计,在虚拟空间完成碰撞检测与优化排布,于模型预演阶段便系统性解决管线冲突,有效减少现场返工,提升工程质量与效率。
在关键建设阶段,BIM预演功能发挥了核心作用:场地规划时优化设施布局提高利用率;土方开挖阶段结合地质数据建立支护模型保障安全;针对复杂构造生成可视化交底文件,确保施工质量。
全专业协同平台的应用打破了信息壁垒,实现了多方实时沟通解决问题,通过模拟优化节约时间成本,为后续施工留足空间。BIM技术的深度应用让建造更精准高效,为校园注入智慧基因,成为南京教育基建数字化转型的生动实践。
四载深耕细作,终迎繁华绽放。中视中科48班小学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是水电五局向金陵交付的一份诚意答卷。
碧瓦依旧映照金陵的千年文脉,崭新的校园里,琅琅书声即将取代机械轰鸣。四载春秋,五局建设者以汗水浇筑的不只是53314平方米的现代化校舍,更是一座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教育桥梁,翰墨馨香在此传承,科创梦想由此启航,这座校园烙印下了五局人“自强不息,勇于超越”的精神密码。
征程未尽,步履不停。南京片区的建设图卷仍在绵延铺展,水电五局将继续以精工之笔,在这座古都的教育蓝图上镌刻更深厚的电建印记。未来,当2160名学子奔跑在400米标准跑道上,当科技与人文在教学楼穹顶下交响,今日的钢筋铁骨,终将化为润泽金陵的绵绵文脉。
监督:18969091791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