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网水泥板轴心受拉试验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钢丝网水泥板轴心受拉初裂强度、裂缝开展到一定宽度时的强度、破坏强度、弹性模量和应力-应变曲线的试验方法,用于厚度不大于60mm的钢丝网水泥板单向轴心受拉短期静力试验。
一、试件制备
11 试件形状、尺寸
111 试件形状、尺寸见图1。当采用钢质楔形端部试件时,其形状、尺寸与要求见附录A(参考件)。
112 试件总长度l为650±2mm,其组成部分尺寸见表1。
表1 mm
l0 a c
200~250 125~100 100
113 试件宽度b应根据配筋情况选取,见表2。其尺寸误差不得超过±1mm。
表2 mm
纵筋间距Sj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20 150
试件宽度b 210 200 200 240 210 240 270 200 240 300
114 试件厚度h根据配筋情况确定,应符合有关产品结构设计规范或设计要求,其尺寸误差不得超过±0.5mm。
115 试件的夹紧螺栓预留孔孔径d为20mm,预留孔间距Sk为100mm,其尺寸误差不得超过±0.5mm⌒
12 试件数量
试件每组至少成型4块,试验时选取其中3块。
13 试模
成型试件用的试模宜采用钢模,也可采用木模,其尺寸允许误差为:长度l±2mm;宽度b±1mm;厚度h±0.5mm。
14 试件制作质量要求
141 试件所用原材料、砂浆配比、配筋、试件成型、养护方法与制度,应与设计要求或现场制作实际情况相符合。
142 试件内配置的筋网应与试件宽度一致,纵向加筋和网丝的根数按式(1)和(2)确定:
b
nj=---………………………………………………………………(1)
Sj
b
nw=------1……………………………………………………………(2)
Sw
式中:nj——纵向加筋根数;
nw——纵向网丝根数;
b——试件宽度,按表2选取,mm;
Sj——纵向加筋间距,mm;
Sw——纵向网丝间距,mm。
143 试件端部配筋应加强,纵向加筋端部应弯钩,并应延伸至应力缓冲区,于75mm范围内逐渐减至试件设计或实际配筋。
144 试件保护层厚度应严格控制,必须符合有关产品结构设计规范或设计要求,其误差不得超过±0.5mm。
145 试件外观要求平整、棱角整齐、厚度均匀、无原始裂缝。
146 在制作试件时,需同时制作4cm×4cm×16cm砂浆试体(每批1~3组,每组3块)。在进行试件轴心受拉试验时,必须同时测定砂浆试体抗折、抗压和劈裂抗拉强度。砂浆试体的制作条件应与同批试件相一致。
二、试验设备、装置与仪表
21 试验设备与装置
211 当试件厚度h不大于30mm(包括30mm)时,可采用10吨拉力试验机;当试件厚度h大于30mm时,应采用30吨或更大吨位的拉力试验机。拉力试验机上、下端最大净距宜不小于1500mm,荷载误差不超过±1%。
212 特制的双向可调偏心夹具试验装置应满足332和343调节偏心要求,装置图见附录B(补充件)。
22 试验用仪表
221 测量变形用机械式引伸仪或静态电阻应变仪。
222 观测裂缝宽度用20倍读数显微镜,其最小读数不得大于0.01mm。
三、试验步骤
31 准备工作
311 试验前应对试件进行外观质量检查,除去浮灰,用丙酮擦拭试件表面,根据试件湿痕检查试件原始裂缝,符合145要求后可进行试验。
312 在裂缝观测区测量试件厚度和宽度,测量6点,取其平均值,读数应分别精确到0.1和0.5mm。
313 划定位线和裂缝观测区标志线,见图2,划线误差不得超过±05mm。图2中符号含义与图1相同,其值按表1、表2确定。
32 安装试件及仪表
321 将试件安装在可调偏心夹具上,使试件的轴心线与上、下夹板的中心线对准,拧紧螺栓,夹紧试件,务使螺栓的夹紧程度相一致。
322 将测量变形的仪表安装在试件的裂缝观测区,施加初载(不大于10kgf),检查仪表工作情况,务使仪表工作正常。
测量变形的仪表宜采用测量标距为200~250mm的机械式引伸仪,其布置见图3。
33 预加荷载,调节偏心
331 在分级加荷之前,应先预加荷载,其值不得超过抗裂荷载的50%,一般可按式(3)确定。当测定弹性模量时,预加荷载应反复进行5次,其值按附录C(补充件)确定:[Page]
1
Py=---Rwl·b·h………………………………………(3)
8
式中:Py——预加荷载,kgf;
Rwl——4cm×4cm×16cm砂浆试体抗折强度,kgf/cm[2];
b——试件宽度,cm;
h——试件厚度,cm。
332 预加荷载时,观察试件偏心情况,根据4个机械式引伸仪的读数,同时旋转可调偏心夹具上、下摇柄,以调节试件偏心,尽量使4个仪表读数一致,其差值以不大于5~10με为宜。
34 分级加荷,测试读数
341 在正式加荷前,将荷载和仪表的读数都调整至零点,或取初始读数。
342 每级加荷量为试件破坏荷载的1/15~1/12,试件初裂前的加荷级数不得少于5级,每级荷载的时间间隔为5min。每级加荷完毕后,即读出各级荷载下的仪表初读数,下级加荷前,读守终读数。
343 在试验过程中,当4个仪表读数差值较大时,应调节偏心,尽量使仪表读数一致。初裂前,其读数差值应控制在5~10με;初裂后,其差值应控制在20%以内。
344 在裂缝观测区内进行各级荷载下的裂缝观测,用丙酮擦拭试件表面,确定裂缝出现的时刻与部位,用20倍读数显微镜测量裂缝宽度。
345 当裂缝宽度大于01mm时,注意保护仪表;破坏前,拆除仪表,加荷直至破坏。
35 测量保护层厚度
分别在初始裂缝和破坏截面处各测3点保护层厚度,取平均值,读数应精确到05mm。
四、试验结果计算与评定
41 试验结果计算
411 钢丝网水泥板轴心受拉压力按式(4)计算:
P
σ=-----……………………………………………………………(4)
b·h
式中:σ——钢丝网水泥板轴心受拉应力,kgf/cm[2];
P——钢丝网水泥板轴心受拉荷载,kgf;
b——试件宽度,cm;
h——试件厚度,cm。
412 钢丝网水泥板轴心受拉初裂强度按式(5)计算:
Pcf
σcf=------………………………………………………………(5)
b·h
式中:σcf——钢丝网水泥板轴心受拉初裂强度,kgf/cm[2];
Pcf——钢丝网水泥板轴心受拉初裂时的荷载, kgf;
b——试件宽度,cm;
h——试件厚度,cm。
413 钢丝网水泥板轴心受拉裂缝为一定宽度时的强度按式(6)和(7)计算:
P0.05
σ0.05=--------………………………………………………(6)
b·h
P0.1
σ0.05=--------………………………………………………(7)
b·h
式中:σ005、σ01——钢丝网水泥板轴心受拉裂缝宽度为005、01mm时的强度,kgf/cm[2];
P005、P01——钢丝网水泥板轴心受拉裂缝宽度为005、01mm时的荷载,kgf;
b——试件宽度,cm;
h——试件厚度,cm。
414 钢丝网水泥板轴心受拉破坏强度按式(8)计算:
Pp
σp=--------………………………………………………(8)
b·h
式中:σp——钢丝网水泥板轴心受拉破坏强度,kgf/cm[2];
Pp——钢丝网水泥板轴心受拉破坏荷载,kgf;
b——试件宽度,cm;
h——试件厚度,cm。
415 按各个试件的各级应力和应变实测值,绘制钢丝网水泥板轴心受拉应力-应变曲线。
416 钢丝网水泥板轴心受拉弹性模量按式(9)计算:
σt
Et=-----……………………………………………………(9)
εt
式中:Et——钢丝网水泥板轴心受拉弹性模量,kgf/cm[2];
σt——钢丝网水泥板轴心受拉弹性极限强度,即对应于应力-应变曲线上直线段的最大应变值,kgf/cm[2];
εt——钢丝网水泥板轴心受拉弹性极限应变,即对应于应力-应变曲线上直线段的最大应变值。
417 钢丝网水泥板轴心受拉变形模数,按下列公式计算:
σcf
Ecf=-------……………………………………………(10)
εt
σcf
Ecf=-------……………………………………………(11)
εt
σcf
Ecf=-------……………………………………………(12)
εt
式中:Ecf、E0.05、E0.1——分别为钢丝网水泥板轴心受拉初裂、裂缝宽度为0.05和0.1mm时的变形模数, kgf/cm[2]
εcf、ε0.05、ε0.1——分别为钢丝网水泥板轴心受拉初裂、裂缝宽度为0.05和0.1mm时的应变值。
42 试验结果评定
421 钢丝网水泥板轴心受拉试验结果按每组3块算术平均值评定,至少按2块算术平均值评定。
422 钢丝网水泥板轴心受拉力试验结果,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无效。
a. 当保护层厚度不符合要求时;
b. 测试结果无法衡准时;
c. 该试件的试验结果低于3块试件算术平均值的20%时。
五、试验报告内容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 试验项目名称;
b. 试验目的与要求;[Page]
c. 试件成型日期、试验日期;
d. 试件编号、尺寸大小、配筋情况、保护层厚度、砂浆强度;
e. 试件来源、原材料品种及规格、砂浆配比、成型、养护方法及制度;
f. 试验设备、装置与仪表;
g. 试验结果:根据试验目的与要求,绘出钢丝网水泥板轴心受拉各项力学性能试验值;
h. 试验人员。
附 录 A 钢质楔形端部试件形状、尺寸
(参考件)
钢丝网水泥板轴心受拉钢质楔形端部试件见下图,其形状、尺寸符号含义与本标准11所示相同。试件由两部分组成:钢丝网水泥平板和4块钢质楔形端板。在试验前,用粘结剂将钢质楔形端板分别牢固地粘贴在钢丝网水泥平板的两端,粘结必须牢靠,确保试验顺利进行。
附 录 B 双向可调偏心夹具装置图
(补充件)
双向可调偏心夹具装置见下图。
附 录 C 测定弹性模量时预加荷载值的计算
(补充件)
测定钢丝网水泥板弹性模量时,预加荷载值按试件无横筋和有横筋两种情况进行计算,
见式(C1)和(C2)。
无横筋时:
1 Ag
Py=---(1+10-------)Rwl·b·h……………………(C1)
8 b·h
有横筋时:
1 Ag ∑d′
Py=---(1+10--------------)Rwl·b·h……………(C2)
8 b·h h
式中:Py——测定弹性模量时预加荷载值,kgf;
Ag——钢丝网水泥试件纵向加筋和网丝的截面积总和,cm[2];
b——试件宽度, cm;
h——试件厚度,cm;
Rwl——4cm×4cm×16cm砂浆试体抗折强度,kgf/cm[2];
∑d′——钢丝网水泥试件同一截面横筋直径总和,取其最大值,cm。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上苏州水泥制品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苏州水泥制品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希哲、陈惠珍、谢雪英。
本标准委托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苏州水泥制品研究所负责解释。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